/zytemplate/tpl340323/images/banner02.png||
/zytemplate/tpl340323/images/banner02.png||
/zytemplate/tpl340323/images/banner02.png||
/zytemplate/tpl340323/images/banner02.png||
/zytemplate/tpl340323/images/banner02.png||

让好家风蔚然成风

时间:2024-12-04 15:19    来源:固镇县纪检监察网  

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,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,督促领导干部从严管好亲属子女。家风建设并非小事,而是关乎党风、作风、民风的大事。好的家风,不仅会影响一个个体、一个家庭,而且能涤风励德、淳风化俗。涵养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,必须培育良好家风。

梳理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,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。很多腐败起因,“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”。有的沉迷低级趣味,不注重修身立德,对亲属失管失教;有的利用职权为亲属“行方便”,或纵容、默许亲属利用其职务上的影响谋取私利;还有的“官官相护”,甚至“全家贪腐”,形成共同敛财链条。家风不正、家教不严,家人之间相互影响,形成恶性循环,就容易突破纪律规矩的底线,最终身陷囹圄,悔之晚矣。

培育好家风须加强党性修养。家风正则党风正,家风坏则腐败现。家风是党风的“晴雨表”,是反映党风建设的重要窗口。只有夯实对党忠诚的家风基石,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,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清醒。纵观“全家腐”“夫妻店”“父子兵”等典型案例,归根结底就是家风不正、家教不严。要筑牢反腐倡廉家庭防线,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之中,营造爱党爱国、报党报国的家庭氛围,坚定不移听党话、跟党走。要用好“活教材”,从家风败坏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,以案为鉴、举一反三,始终常怀律己之心,常思贪欲之害,常戒非分之想,以家风建设不断推动党风建设。

培育好家风重在立起家规。“无规矩不成方圆”,家规决定一个家庭的文化氛围,影响家人的价值观念,立起好家规更是传承好家风的基础。毛泽东同志曾为亲情规矩立下“三原则”:恋亲不为亲徇私,念旧不为旧谋利,济亲不为亲撑腰;周恩来同志曾专门召集身边亲友开了一个家庭会议,并定下了著名的“十条家规”……这些大公无私、公而忘私、公私分明的红色家风,如一盏明灯,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行的路,为子孙所传承、为人民所敬仰。同样,在我们党内这个大家庭里,纪律和规矩就是“家规”,每名党员干部都要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,把守纪律、讲规矩的刚性约束变成内心深处的主动追求。

培育好家风须扎紧制度牢笼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对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,做出了一系列部署。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》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、家教、家风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确立“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,弘扬家庭美德,重视家庭文明建设”的原则性规定,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;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在多项条款中列出了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,对配偶、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的处分措施……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,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制度化、规范化、常态化开展,为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,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“关键少数”监督重点,坚决反对特权思想,在全社会筑牢清廉“防火墙”。

家风是品德,也是规矩。在新的时代里,家风不能丢,规矩不能忘。把家风中的规矩立起来,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反腐倡廉建设的微言大义,在一代又一代的家风传承中发扬光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