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zytemplate/tpl340323/images/banner02.png||
/zytemplate/tpl340323/images/banner02.png||
/zytemplate/tpl340323/images/banner02.png||
/zytemplate/tpl340323/images/banner02.png||
/zytemplate/tpl340323/images/banner02.png||

坚持不懈纠治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

时间:2024-08-05 15:41    来源:固镇县纪检监察网  



近日,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,审议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》。会议指出,“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,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。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‘最后一公里’,不能被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束缚手脚。”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,反复强调“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,是我们党的大敌、人民的大敌”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问题作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内容,统筹谋划、一体推进,以自我革命精神同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作坚决斗争,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推进,从修订《条例》到出台相关制度文件,重拳出击、持续发力、久久为功,推动党风政风不断向善向好。

同时也要清醒看到,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具有顽固性、反复性。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由来已久、积弊甚深,也为基层干部群众所诟病。2023年以来,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一批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典型问题,有的推进工作简单机械、一刀切,使得政策走了样、变了味;有的多头重复填表格、做台账,重“痕”不重“绩”、留“迹”不留“心”,增加了基层负担;有的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空喊口号不尽力,急功近利、热衷于“堆盆景”,“大手笔”最后成了“大败笔”;有的不担当不作为、推诿扯皮、敷衍塞责,漠视群众疾苦,坐看问题由小拖大、由大拖炸,等等。这些问题发人深省,再次表明纠治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决不能有松劲歇脚、疲劳厌战的情绪。

在我们党的历史上,同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、功利主义,根源是政绩观错位、责任心缺失,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,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;官僚主义实质是封建残余思想作祟,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、权力观扭曲,做官当老爷,高高在上,脱离群众,脱离实际。

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是阻碍党中央决策部署的“拦路虎”,消解党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,影响我国制度优势的发挥和治理效能的提升;是党群干群关系的“隔离墙”,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,侵蚀党的群众基础。说到底,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背离党的宗旨,是典型的作风顽疾、严重的政治腐败,任其发展下去,将会使我们党失去根基、失去血脉、失去力量。

坚持人民至上,突出为民理念。要走好群众路线,“入山问樵、入水问渔”,问政于民、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,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始终倾听人民呼声,接受人民监督,树牢正确的权力观、政绩观、事业观,带着深厚感情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最现实、最切身的利益和诉求,以攻坚克难的坚定决心彻底革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坚持敢于斗争,勇于自我革命。坚持自我革命,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解决思想和作风问题的有力法宝,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。当前,整治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,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“赶考”的清醒,发扬自我革命精神,以刀刃向内、刮骨疗毒、革除病灶、纠正错误的勇气,同不正之风进行坚决斗争,不给这些不正之风以滋长的空间。尤其是领导机关、领导干部,在面对身边的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问题时,需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警惕,敢于亮剑、敢于出击、敢于动真碰硬,以上率下,形成“头雁效应”。

作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,关系民心向背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要求,着力整治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突出问题。坚定有力的话语,彰显对持续纠治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坚如磐石的立场。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践行为民服务宗旨,树立正确价值观、政绩观,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