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充分挖掘“驻”的优势,在驻在单位开展“贴身式”日常监督模式,让纪律监督无处不在,筑起抓早抓小、拒腐防变的第一道“堤坝”。
开展警示教育,强化震慑作用。派驻纪检监察组围绕《党章》、主体责任、“一岗双责”、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方面,对原县农委、县水务局党员干部120余人开展党风廉政知识培训。驻在部门党委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,党委书记亲自为176位公职人员上廉政党课;组织单位172名公职人员集体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;邀请县纪委监委2名负责同志为156人上廉政教育党课;组织干部职工到蚌埠孙家圩子、原县消防队等地接受革命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。
建立廉政档案,做好“政治体检”。派驻纪检监察组把廉政档案运用到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、廉政审查中,使之成为党员干部个人的“廉政画像”,促进公职人员自觉养成接受组织监督的习惯。2018年底,驻在部门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220余人按规定填报个人廉政档案。派驻纪检监察组对公职人员廉政档案进行认真审核把关,有11人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补充登记。今年,有4名科级干部、4名公职人员家庭婚丧喜庆事宜按照规定进行报告。此外严格对驻在部门拟提拔人选廉政审查把关,出具廉洁情况书面意见1份。
排查廉政风险,前移监督关口。抓好工作职责摸底,摸排工作职权106项,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、排得齐、不漏项;抓好关键环节排查,从岗位职责、业务流程、制度机制等方面,紧盯人、事、财、物、行政审批及行政执法等,95名责任人排查出廉政风险点142个;抓好重点领域防控,对重要岗位、重点领域、关键环节制定务实管用的防控措施172个;抓好制度机制建设,让制度管人、管事、管权,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,确保权力不被滥用。
实施廉政谈话,坚持抓早抓小。上半年,对驻在部门12名班子成员从落实主体责任、廉洁自律等方面实施廉政谈话;对科室、二级机构及场站负责人41人从“你怎样规避廉政风险、遵守八项规定精神、你如何履行‘一岗双责’”等方面开展廉政谈话;驻在部门制定廉政谈话方案、谈话内容,按照分工负责、分级实施的要求,实施廉政谈话43人。
开展驻点办公,实现“贴身”监督。派驻纪检监察组健全完善驻点办公制度,对综合监督单位的重点领域、关键岗位、关键环节等重点人、重点事实行“贴身”监督,确保制度执行到位、监督检查到位、权力运行规范、微腐预防有效的机制体制。据统计,对人员在岗及机关效能建设制度执行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4次,对驻在部门“三公经费”的监督检查3次,对已实施的5个项目建设进行监督检查,对5个惠农涉农(项目)补贴资金分配、发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,对驻在部门“三重一大”事项的监督检查,参加驻在部门“三重一大”会议55次,研究议题162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