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简介:孟萍,女,1956年出生,原蚌埠粮食厂检验员,现禹会区迎淮社区居民。
事迹简介:现年62岁的孟萍在不到四岁时被养父母收养,36年前养父去世后,孟萍将养母接到家中悉心照料,如今,已经100岁高龄的养母在孟萍家生活的幸福快乐。孟萍孝敬老人的行为,也成为禹会区迎淮社区居民孝老爱亲的典范。2018年8月,孟萍当选“蚌埠好人”。
正文:“亲妈”来到了福利院
半个世纪前,不到四岁的孟萍从市福利院被李保英领养,从此有了一个完整的家,在养父母的陪伴下逐渐长大。孟萍告诉我们,童年的记忆早已模糊不清,如今只能从大自己十几岁的表姐那里知道自己的身世。1960年,还不到4岁的孟萍在市福利院被养母李保英收养,当李保英告诉孟萍自己就是她的妈妈时,孟萍先愣了一下,然后哭着扑到李保英的怀里,一声声“妈妈”喊个不停。办完手续后,孟萍离开福利院,从此有了自己的家。养父母一辈子没要孩子,对孟萍视如己出。孟萍高中毕业后,养父母为她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。1980年,养父生病期间,刚刚结婚有了女儿的孟萍不放心二老,便和丈夫商量,将父母接到家中照顾。1982年养父去世,养母怕给孟萍带来负担,提出想搬回去住,经过孟萍多次劝说,才终于答应长期住在一起。“养父是一名军人,烽火年代带着母亲走南闯北闹革命。解放后,支援内地建设,扎根蚌埠搞生产。”孟萍说,自己从内心深处对两位老人十分敬重,他们让自己从一名孤儿成为有家的人。
用一辈子报答养育恩
孟萍告诉我们,母亲明年就是百岁老人了,没有想过太多,只想好好地照顾母亲,孝顺她,让她安度晚年。
“母亲除了患老年痴呆,身体还是很健康的。”孟萍每年都会定期带她去体检。老太太可以不用别人搀扶,自己在家里散步。她不仅身体硬朗,胃口也不错,有时候一顿饭能吃掉20多个饺子。
去年冬天,老太太因不慎摔了一跤,右脸缝了十几针,这让孟萍心疼地几夜都睡不好。为了防止母亲无意识的伸手去挠伤口,每天晚上睡觉,孟萍都将母亲的手和自己的手绑在一起;怕母亲睡觉着凉,自己的手放在被窝外面护着母亲。
“咱们老两口带着老带着小,孟萍负责照顾母亲,我就带着小孙子。”丈夫翁复兴看着正给母亲梳头的孟萍说,“我们俩呀,常年分床睡,她每晚都陪着老太太睡,我在另一个屋里带着小孙子睡。”
在老人卧室我们看到,梳妆台上的镜子不知为何用布罩起来了。翁复兴告诉我们,老太太90岁的时候就患了老年痴呆,现在很多行为都如同孩子一般。老太太每天在梳妆台上吃饭,她总是会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自言自语,也会拿起勺子要去喂镜子里的人,跟大家说:这个老太太好可怜啊,她都没吃饭。为了让她好好吃饭,防止镜子分散她的注意力,才不得不用布把镜子罩了起来。
亲戚邻居眼里的好闺女
走进孟萍和母亲居住的房间,我们看到屋内收拾得很整洁,也没有任何异味。
如今,老太太只记得自己的姓名,不认识其他人了,但她见到谁都乐呵呵地笑。孟萍拉着母亲的手告诉我们,我从懂事之后就知道自己是母亲领养来的了,这么多年,我从来没想过去找自己的亲生母亲。我觉得亲生不亲生这根本不重要,重要的是谁在爱你,是谁给了你一个家。
孟萍照顾养母三十余年的感人事迹不胫而走,街坊邻居对孟萍的行为齐点赞,称养女胜过亲闺女!禹会区迎淮社区副主任李绪介绍,养女孟萍报恩,37年如一日照料年迈母亲,胜似亲闺女,明年老太太就百岁高龄了,想想都让人激动。